导航菜单
新闻搜索
新闻动态
贵州务川:翁婿三代58年接力 演奏一曲绿色赞歌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23-11-04 16:41:47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摘要:首页-ued3在线/注册首页(主管q+83670629 Skype号live:.cid.a0aac7b1fef6d741)是中国最权威的一个拥有核心技术的互联网游戏开放服务商,也是领先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会员产品提供商。

  树,一岁增一轮。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黄都镇燕龙山的护林员陈学帮一家,从岳父冯能顺到陈学帮再到女婿黄华跃,翁婿三代,他们58年坚守在育林、护林第一线,用一代代人的时光,守护着燕龙山林场的一片绿,在燕龙山的土地上刻下了深深的“年轮”。

  燕龙山林场(徐飞 摄)

  深秋的燕龙山已有了冬天的气息,但是陈学帮一家早早就起了床。早餐过后,陈学帮便叫上女婿黄华跃,拿着镰刀,穿上橙色的森林消防防护服,开始一天的巡山工作。来到林场,陈学帮一边除草、除虫,一边教授黄华跃自己的护林经验。据陈学帮说,每天巡山基本都要五六个小时,58年来从未间断。

  燕龙山顶是一个三镇四村的交界地,土地面积有2000多亩。解放后,政府在山上办了国营漆厂,在山上种植了漆树。1965年,漆厂倒闭,工人各自回家。冯能顺一家受三江公社党委命令带几个村民到燕龙山看护厂房。在征求村民意见时,没有人愿意到荒山来住,冯能顺就带着自己的妻子、女儿和准女婿陈学帮来到了燕龙山,开始了种树、护林、守林的生活。

  来到燕龙山,冯能顺看到厂房周边近2000多亩土地,山高坡陡、杂草丛生,就想着通过栽种树木来保护这片土地。于是就带着一家人找来树种在山上育苗,并于1970年植树造林100亩,1976年,他们栽的100亩杉树苗已长有碗口粗。

  陈学邦在燕龙山林场查看杉树长势(叶春霞 摄)

  陈学帮聊起58年在林场工作的经历时,仍是记忆犹新。那个时候,每天天没亮就要上山开荒、育苗、植树,往往要到天黑后才能回到家里,没有交通工具,山上也没有路,全靠步行,用砍刀一刀刀把路给劈出来。米粮少,就用番薯、芋头充饥;没有油,就用漆树籽榨油炒菜;没有地方住,就住在四处漏风的木棚里。在那个年代,种树没有专门的技术,没有专门的指导,全靠摸索。条件虽然艰苦,但一家人的劳动热情不曾消减,总能自力更生战胜困难。

  陈学帮说:“当时那个时候,我们也没有多大的文化,没有知识、技术,困难是相当大的,我们就凭闯,一点点闯出来的。”

  1978年,当地政府看到这100亩杉树长势很好,就决定在山上办一个2000亩左右的社办林场。于是,冯能顺又接过任务,带领村民用2年时间栽植了1300亩杉树。1980年,农村土地改革,村民陆续返回家,一大片刚植下去的树苗没人管理,冯能顺急得一病不起,牵挂着林场的树苗,陈学帮在岳父面前保证,就是别人都走了,他们一家也会留下来。为了完成岳父的遗愿,陈学帮每天带着一家人和留下来的7名村民一边种植玉米维持生活,一边为林地除草,在周边扩栽树木,他们心中都有一个信念,就是一定要把这片荒山变成林场。到1990年,燕龙山林场面积达到了2000亩。2013年,2000多亩树木长大成林,获得省林业局批示间伐,为县里带来了收入。

  “我这个人的爱好就是喜欢种树,我的想法就是种出来都是国家的一笔财富。”正在查看树木长势的陈学帮说。

  2014年,陈学帮等12名老一代护林员年龄都已过60岁,子女也因护林员工资每月只有800元,不足以维持生活纷纷搬出大山,“谁来守护林场”这个问题,如今又困扰着陈学帮。没有儿子,陈学帮就把主意打到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女婿黄华跃身上。

  陈学邦、黄华跃在燕龙山林场查看杉树生长情况(叶春霞 摄)

  陈学帮女婿黄华跃说:“2011年,我就常与岳父到林场进行巡山、防火等维护工作,看到他们的辛苦与茂盛的林场,内心有许多感触,自己作为土生土长的黄都人,从小就在这片林场上长大,想为林场做点贡献,在2015年时,通过岳父引荐,我终于成为了一名护林员,接过了岳父的‘接力棒’。”

  对于现年73岁的陈学帮而言,燕龙山林场是他“相看两不厌”的风景,更是他无法割舍的牵挂和羁绊。如今,虽然已有女婿黄华跃接过护林“接力棒”,但他仍然住在林场内,守护着他用58年时间栽种出来的“生命”。

  陈学帮说:“这片青山我们是亲手一棵一棵栽、管理、施肥,亲自培养起来的,现在我已经73岁了,我还是像养孩子一样,舍不得这片青山。”

  燕龙山林场夏季平均气温25度,被人们誉为“天然氧吧”。每年夏秋两季都会吸引不少重庆、四川等地游客前来度假、避署。燕龙村看准度假、避署旅游带来的巨大商机,动员在外务工村民返乡创业,将自家民房改造为农家客栈,当地村民纷纷吃上了“生态饭”。

  燕龙山林场道路两旁的杉树(叶春霞 摄)

  从杂草丛生的荒山,变成群山绿海,燕龙山林场用了58年,经过三代护林员的手,书写下了这部“荒山变林海,林海变金山”的蜕变三部曲。他们以坚毅和辛勤,将个人的命运与林场的兴衰紧密相连,在这深山之间,演奏出了一曲平凡而动人的绿色赞歌。(叶春霞 邹林燕)

  编辑:杨贇

 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小时报料热线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
  热榜

  长按二维码

  关注精彩内容

  专题

  更多

  央广网评

  更多

  【央广网评】把“课间十分钟”还给孩子 不该是个难题

  【央广网评】“鼻吸能量棒”侵蚀校园 莫坑害未成年人!

  【央广网评】装不上的窗帘难在哪?别把简单问题复杂化

  精品栏目

  贵州务川:翁婿三代58年接力 演奏一曲绿色赞歌

  贵州务川黄都镇燕龙山的护林员陈学帮一家,翁婿三代58年坚守在育林、护林第一线,用一代代人的时光,守护着燕龙山林场的一片绿。

脚注信息

天美乐器制造企业网站 Copyright(C)2019-2029

百度地图 谷歌地图